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图

锦衣 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图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0 12:38:55 来源:笔趣阁5200

这一记突如其来的奉承,让张静一一时哭笑不得。

不过他看一眼刘文秀。

却发现刘文秀不像在奉承,只见他一脸认真的样子。

倒像是当真这样认为一般。

张静一便吁了一口气,挥挥手道:“少来啰嗦,干你的事便是了。”

在这审讯室外头的长廊踱了几步。

便见武长春此时匆匆而来。

显然是接到了命令,预备招待那个林彬的。

他远远在长廊的尽头,便立即侧身站在墙壁边,低垂着头,远远朝张静一行礼。

张静一觉得此人……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阴森森的,宛如地狱里的恶魔小鬼一般。

可张静一却又清楚,锦衣卫离不开这样的人。

这个时代,没有这么多所谓的人道,倒不是不讲人道,而是此时的社会观念,便是如此。

就好像祸不及家人一般。

为何这个时代讲究株连。

倒未必是后世的律法,比这个时代更为仁慈,后世的人思想更为宽厚。

要知道,古人们可是出现过许多仁厚的时期,以至于死刑犯,都需要皇帝亲自勾决,动辄便要天下大赦。

而之所以会有株连的律令,其实说穿了,不过是时代背景罢了,后世的人,宗族和大家庭的观念已经淡泊了,社会关系,变成了一个个小家庭或者个人。

可是在这个时代,宗族和大家族的关系十分紧密,个人完全依附于宗族和家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倘若没有株连之刑,这就意味着,宗族中每一个个体,为了宗族或者大家庭的利益,都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如此一来,违法的好处归于宗族,个人甘愿去死的事就会层出不穷。

那么律令也就没有了任何威慑作用。

张静一只朝武长春颔首点了点头,随即扬长而去。

不久之后,一份奏报,便送到了天启皇帝的案头前。

天启皇帝细细看了。

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凭啥那些人……为啥敢来打大明。

大明与欧罗巴诸国的接触,其实已行之有年。

不过大明朝廷对于这些人,显然兴致不是很大,倒是民间有不少士大夫,愿意与他们交往。

从正德年间开始,也有许多次关于召见佛朗机使者的记录。

倒不是说大明对他们完全没有了解。

或者说,大明对于外界的事务一无所知。

之所以没多大兴趣,是因为对于大明而言,这些佛朗机人和尼德兰人,更多的像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与他们交涉过深,那么许多饱受他们侵害的海外藩国会怎么看待呢?

另一层面,则是双方确实是鸡同鸭讲,表面上是对谈,可实际上,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的意图。

天启皇帝看着奏报,大受震撼。

随即,便将奏报命人送去内阁。

内阁有点儿一头雾水。

因为里面有些东西,他们也确实理解不了。

比如,明明他们的什么银行出了问题,为何就促使了他们要袭扰大明。

又如,佛朗机和尼德兰人,明明在大明周边一直采取攻击的势态,先是对大明的藩国们动手,此后又以各种名义死乞白赖的呆在澳门,甚至侵占了琉球,觊觎澎湖,大明虽也谈不上什么受害者,可至少绝不是什么加害者。

可为啥,又好像大明刨了他们祖坟一般,成了莫须有即将要加害他们的丑恶怪物。

想不明白不打紧。

内阁办事,还是很快,几个内阁大学士,立即上书,拟出了一个加强海防的章程。

比如增加商船的防护,又如加强沿岸几处备海卫所云云。

现如今,尼德兰人和佛朗机人的底细还未摸清,天启皇帝能做的,也只有恩准,走一步且看一步。

毕竟对于天启皇帝而言,眼下最让人需动心思的,却还是铁路的问题。

辽东的铁路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条铁路线,从京城至山海关再至锦州、宁远一线,最后直往旅顺。

只不过,朝廷还是决心,在宁远一线,再开辟一条线路,前往沈阳。

之所以要深入沈阳,终究还是建奴人的影响,这里曾是建奴人的巢穴,要彻底控制住这边缘之地,剪除腹心之患,这些人力物力,却还是需要的。

如今,所有的工程,都围绕着旅顺一线,沈阳线,也只是规划之中,而这铁路,却已铺设到了锦州和宁远……以及铁岭一带。

可就在此时,一群商贾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