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一百二十九章:讥贪小利者

锦衣 第一百二十九章:讥贪小利者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0 12:38:55 来源:笔趣阁5200

锦衣

一群锦衣校尉,开始出没于任何关于粮食有关的地方。

甚至邓健还厚颜无耻地出现在了东厂。

似乎完全忘了,大家曾经有过仇隙,左一口兄弟,右一口自家人,请理清司这里调一些文牍来看看。

这东厂的人一见清平坊百户所的,顿时火冒三丈,不过好在这理清司的档头是个懂事的人。

谁晓得你若不满足他的要求,然后会不会突然有一窝蜂的锦衣卫不要命的就杀进来呢?

索性满足他的需求,然后像送瘟神一般的将人送出去。

而得出来的真相,显然就触目惊心了。

至少在整个京城,粮食的买卖几乎停止了。

人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当这世上有了上涨的预期,那么几乎所有拥有粮食的人,其实并不在乎这天下有多少粮,又有多少人囤积,而是毫不犹豫地捂紧自己的口袋,而后等着最后的狂欢。

大粮商们,非但不卖粮,而且还源源不断地买粮。

他们几乎每三天聚一次,却从不谈粮食的事,只是喝茶,听戏。

而后各自散去。

可这些大粮商们按时出现,显出风轻云淡的样子,他们越是如此,市场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囤积商们,就好像吃了定心丸一般。

他们不急,大家就不急。

这就意味着……价格还远未至他们所想要的预期。

可怕的是这种情绪已经蔓延。

现在基本上在乡下,已经收不到粮了。

至少用现在的价格,是断然收购不到的。

张静一觉得这些家伙们真的疯了。

可每一个人都乐在其中。

京城的百姓已经开始困难。

可最难的显然不是京城,远在千里之外的关中,情势已经恶化,甚至已经到了无粮可卖的地步。

天下的粮商,已闻风而动,当任何人都意识到,自己手中原本不太值钱的粮食,突然可以价值千金,这时候,他们的目标,就已不再是用粮食换取金银了。

而是土地,是人口,是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

于是,在十二日之后,粮食的价格已至十一两银子。

虽然只是短期的波动,可是这种粮价,对于人们的心理冲击,却是极可怕的。

张静一做过计算,若是全天下的粮价值都有十一两,那么就算将天下所有的金银都拿出来,只怕都买不起现下囤积起来的粮食。

照这么个囤积法,便意味着全天下人都要节衣缩食,每日节余下来的粮食会有多少?

粮食的损耗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弥补掉关中灾情的损失。

可人的心理很奇怪,因为这世上到底缺不缺粮,谁也说不清,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去关心,涨就是了。

邓健匆匆地回到了百户所。

“百户,打探到了。”

张静一的心情有点燥,于是皱着眉道:“怎么说。”

“那些大粮商,今日又去了会馆,依旧还是喝茶,听戏,现在大家的眼睛都在看着他们,他们如往常一样,个个神态自若,为首的一个粮商,姓陈,叫陈默言,此人乃是大同府人,一直都在京城做粮食的买卖,他的底细,也不敢说摸清,不过和朝中的许多大臣,甚至是地方的宗室都息息相关。他今日点了一个曲儿,叫《上高监司》。

上高监司……

张静一不免一头雾水,不解地道:“这啥意思?”

邓健忍不住在心里暗暗鄙视张静一,这般没有情调,难怪找不到媳妇。

可一想到自己也没有媳妇,顿时又像斗败的公鸡。

于是邓健便道:“这说的是元朝末年的时候,大小官吏乘机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挥霍搜刮来的钱财,致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这曲儿唱的乃是一个姓高的,此人任江西道廉访使,当时的江西“岁饥,发粟赈民,行省难之”,于是这位姓高的廉访使拼命赈灾,百姓们纷纷称颂他的事。”

张静一大抵是明白了,而后道:“我有些不明白,这里头,谁是姓高的廉访使,谁又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邓健苦笑道:“当然是咱们厂卫是赃官污吏,历来搜刮民脂民膏,挥霍钱财,致使民不聊生的!其实不用多想,都知道说的就是我们。前些日子,厂卫不还抓了几个粮商,打死了几个人吗?现在外头都传开了,读书人和粮商都说咱们厂卫是……唉,毕竟咱们是官,他们是民……”

张静一心里登时火起,他一直以为自己是站在正义一方,谁知道,在民间却是鹰犬和赃官污吏的形象。

可恶的是,现在恶意囤粮抬价的就是这些视财如命的粮商!

于是张静一冷笑道:“我不弄死这些人,我不姓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