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二百零五章:大功于朝

锦衣 第二百零五章:大功于朝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0 12:38:55 来源:笔趣阁5200

锦衣

这隔壁的屋里很安静。

安静得落针可闻。

兵部侍郎王雄正软趴趴地跪在地上,脑袋磕着地面,此时他已万念俱焚。

他比谁都清楚,都到了这个份上了,已无可辩驳之理。

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显然都很激动,此时正摩拳擦掌。

只有那诚意伯刘孔昭无措地站在角落里,一脸懵逼,脸上写满了:“我为啥来这里。”

天启皇帝有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一见张静一进来,就迫不及待地道:“果真是那李贼之婿?”

魏忠贤也忙上前,直勾勾地盯着张静一。

武长春的含金量,魏忠贤心里是最清楚的。厂卫这些年,抓的都是小鱼小虾,并不是说没有功劳,而是像武长春这样的大鱼,实在太罕见了,一旦拿住了武长春,就几乎可以将建奴人在大明的整个策反和情报网络统统连根拔起,这可是建奴人经营了十几年的东西啊。

这些年来,明军屡屡溃败,某种程度和细作猖獗有关系,有李永芳这样的大国贼,再有武长春这样的干将,军事上一次次的失败,也就可以理解了。

尤其是在建奴人崛起初期,建奴并没有多少攻城的器械以及火炮,而明军在整个辽东,拥有大量的坚城和堡垒,理论上来说,只要固守,建奴人是没有办法的。

可绝大多数的城市陷落,便和李永芳这些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陷落,几乎都和内贼有关,要嘛就是军队反叛,迎建奴人入城,要嘛就是内城偷偷开了城门,引建奴人杀入城中。

可以说……损失十分巨大。

张静一深深地看了天启皇帝一眼,才道:“陛下不是已经听清楚了吗?这是口供,还有……这里是名册。”

天启皇帝抓起口供和名册细细地看了一遍,随即脸色铁青地道:“朕固然未必能恩泽天下臣民,可这些年来,名册之中的文臣武将,哪一个不受国恩?不期这些人只会蝇头小利,不惜数典忘祖,该杀,统统该杀。”

显然,天启皇帝是怒极了。

跪在一边的兵部侍郎王雄身子一抽搐,又恨不得要昏厥过去。

天启皇帝却又随即欣慰起来:“在这天子脚下,能破获如此大案,此既上赖宗社神灵,仰赖列祖列宗护佑,下也借了张卿之忠智。此功甚大,可谓是预发不轨之深谋,大挫积年之强虏,好,好的很。”

天启皇帝喜笑颜开,虽是愤怒,却也内心舒畅。

张静一便回答道:“这哪里是臣的功劳,这其一,胜算实则出于庙堂。”

天启皇帝的意思是,之所以胜利,一方面是祖宗保佑,另一方面是张静一办事得力。

而张静一的回答是,之所以有此胜利,其实是庙堂之上的人深谋远虑。而这庙堂,其实就是说天启皇帝。

张静一又道:“再者,此番抓捕,臣的总旗官王程、邓健人等,尽都竭尽全力,堪为智勇双全,若不能仰赖他们,臣如何能竟此全功?”

天启皇帝听着点头。

魏忠贤在旁酸溜溜地看着,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还好这狗东西不是太监,再这样下去的话,咱就真的要退位让贤了。

此时张静一又道:“除此之外,这功劳最大的,就莫过于肃宁伯魏良卿了,为了抓捕清闲楼中的贼子,又怕打草惊蛇,肃宁伯虽是位高权重,却是主动请缨,非要身先士卒,要以血肉之躯,上演一场苦肉计,他随臣深入虎穴,高呼都来打我,丝毫不畏人拳脚相加,即便是被人打的鼻青脸肿,还不忘高呼张叔先走,都冲我来。”

“正因为有了肃宁伯魏良卿的掩护,弟兄们这才借势冲杀进去,使那国贼束手就擒,所以……臣以为,肃宁伯魏良卿的功劳,也是不小的。”

天启皇帝一愣,随即看向了魏忠贤:“魏良卿?他不是你的儿子吗?”

魏忠贤大为惊讶。

他原本以为,今日张静一得了一场大功,反倒显得自己这东厂提督没有本事。

可现在完全不同了。

魏忠贤红光满面起来。

他还要什么功劳?一个太监,混得再好,还能从九千岁变成万岁吗?

可自己的儿子不一样啊,哪怕陛下不赏赐自己的儿子,可只要陛下认可魏良卿,那么魏家将来……便还有希望了。

张静一这小子将魏良卿的功劳推上去,自然让魏忠贤惊讶之余,又心花怒放,他立即道:“正是犬子,犬子……无状,立了些微末的功劳,算不得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