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 > 第五百零七章:感激涕零

锦衣 第五百零七章:感激涕零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0 12:38:55 来源:笔趣阁5200

锦衣

天启皇帝所气恼的,可不只是自己‘驾崩’之后张家的所为。

而是张皇后的名声。

夫妻本该为一体。

可这些年来,这宫中上上下下,皇帝是昏君,太妃也声名扫地,宦官更是阉贼。

唯独张皇后却被人吹捧为贤良淑德。

倒不是天启皇帝见不得张皇后有个好名声。

而是读书人为何这般吹捧你,难道你自己没个数吗?

固然谁都希望有个好名声,可宫中……一旦被这般的吹捧,本就是很危险的事。

天启皇帝道:“你的家人如何,看他们自己的吧,若是当真肯把事说清楚,朕自会开恩,可若是还有什么事藏着掖着,朕也不会容情,你们自己看着办便是。”

天启皇帝说罢,转身便走。

张皇后久久看着那远去的背影,泪流满面,却也只好叩首,继续谢恩。

…………

众臣散去,谁也没有料到,事情竟会逆转。

这陛下……又回来了。

还是熟悉的风格,打的所有人措手不及。

此时张后被废,张静一封王,已是给人无数的震撼,这百官各怀着心思。

他们出了宫,却发现在这里许多人哀嚎。

却是到处有锦衣卫在追缉读书人。

这一下子,许多人心慌了。

陛下的手段,已是越来越狠。

这是完全不给人活路了。

有人一打听,方知是在追查勾结辽将的乱党。

于是有人不禁感慨道:“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作乱?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虽是这样说,但是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强势的时候,以文制武,动辄就是打打杀杀。

可一旦弱势的时候,立即就成了手无缚鸡之力,人畜无害之人。

不过此时,百官们倒是不敢再闹事了。

主要是太玄乎,陛下突然杀回京城来,听闻辽将都砍了,建奴人也都砍了。

换做是谁,也会觉得这个节骨眼,该先看看风向再说。

因而,即便是有牢骚,也只是私下里窃窃私语,绝不敢摆在台面。

而另一边,几个内阁大学士往内阁去。

李国显出了几分焦虑的样子:“陛下如此信重张静一,如今封了郡王,又令张家镇辽东,只怕迟早要成祸患。这是养虎为患,将来一旦尾大难掉,朝廷当如何制之?”

孙承宗笑了笑,瞥了李国一眼。

李国这个人……平日里不吭声,但是并不代表他真正完全的透明人。

论起来,孙承宗入阁的时间比李国还晚一些,排序在李国之后。

孙承宗现在陡然发现,李国的思维……可能是绝大多数士大夫的思维。

从前的时候,孙承宗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

若是几年之前,他一定会劝谏天启皇帝。

可现在……他开始慢慢地摸清张静一的套路了。

以往大家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思维之中。

也就是,天下就这么大,这个人多占一分,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谋反。

可现在一想,却满不是这么回事。

张静一干的这些事,从种植番薯,再到弄钱,本质上是没有需求,他创造出了新的需求。

也就是说,以往是大家内卷,你我之间,总要死一两个人,可现在却是支持对外创造。

显然,陛下也是看清了这一点,天下这么大,守着一亩三分地也没有什么意思。

就好像建奴一样,不一样解决了吗?难道将这土地和人口给建奴,比给张家要好?

于是孙承宗淡淡道:“只要朝廷强大,那么李公所言,自是多虑。”

“可若是朝廷弱小的时候呢?”李国担忧地道。

孙承宗便笑了笑道:“朝廷弱小,又何须担心辽东的张家,要担心,也是担心流寇才是!即便没有流寇,不还有倭寇,有蒙古鞑子吗?所以,我等为人臣,不要总是念着……这些,该想想,怎么样强壮官军,又如何开源节流,使朝廷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倘若处处忧虑小心,可是竟忘却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根本,那么我大明亡于建奴,亡于流寇,或者是亡于蒙古人,和亡于你所忌惮的亡于张家,又有什么分别呢?这些年来,老夫算是看明白了,张静一走的法子是对的,建奴没了,新县和封丘的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你没看到新县征收的税赋吗?区区一县,快要达到一省了。”

“还有那东林军校,老夫也就不必多说了吧,哎……诸公,我等看到这样的治国良方,而视而不见,这才是祸患的根源。现在却心心念念着,张家可能在辽东壮大起来,将来尾大不掉,若只想后者,大明覆灭,也只是迟早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