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85章:洪武一怒诸侯惧,霜雪加身胆皆寒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第85章:洪武一怒诸侯惧,霜雪加身胆皆寒(第1/2页)

晋王府。

“干嘛?”

人还在半梦半醒之间的朱棡,硬生生被朱樉从床榻上拉了起来,便顿时有些没好气的看向朱樉道:“你有病啊!”

“薛文志死了。”

可回应朱棡的,只有朱樉低沉的声音道。

“死了.?”

听到这话,朱棡瞬间从迷糊中清醒过来,随即皱着眉头望向朱樉皱眉道:“锦衣卫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人会死?”

“服毒自杀,并且留下了遗书。”

朱樉轻叹一口气,便是将袖口的薛文志遗书拿了出来道:“其中将私自加印宝钞之罪,全部都揽了下来,而且涉事官员,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

说话间,朱樉的拳头,又是紧紧攥起。

朱樉初掌锦衣卫,便是干砸了这件事,这让从小自尊心便强的朱樉,如何能够接受?

再加上,这个薛文志,可是朱棡吩咐过,一定要保下来的人,但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薛文志还是死了!还是死了!

甚至等锦衣卫察觉,薛文志早就已经气绝。

“如果你不是我二哥,我真怀疑你参与了私自加印宝钞!”

看完薛文志遗书的朱棡,便是有些没好气的看向朱樉道。

“这件事,的确怪我。”

朱樉也没有解释,反而是满目阴沉道:“但这件事,可不会如此了结!”

薛文志的确是死了,但宝钞提举司上下,官员何其之多,那便一个一个的查,终是可以查个水落石出。

反正朱樉绝不可能善罢甘休,也绝不可能让薛文志一个人将加印宝钞之罪,扛下来!

这件事给朱樉带来的羞辱,必须加倍奉还!

“先别动。”

朱棡倒是将手搭在了朱樉的肩膀上,方才轻声道:“昨晚薛文志可曾去过胡惟庸府上?”

“不曾。”

朱樉果断摇头道。

锦衣卫的侦查能力,绝对不是一个区区五品官可以察觉,所以对于薛文志的行踪,朱樉可谓是了如指掌。

“薛文志从中书省离开以后,便是直接回了家。”

顿了顿,朱樉又是补充道。

“那应该是见过了胡惟庸。”

朱棡轻轻点头道。

宝钞提举司毕竟在中书省,所以薛文志去见见胡惟庸,到也在常理之中。

“可中书省也有锦衣卫的眼睛,而报回的密奏之中,也并无任何不对。”

“薛文志见过胡惟庸不久后,便是离开了中书省。”

朱樉还是摇头道。

“离开中书省,不代表薛文志不会死。”

“而以胡惟庸的谨慎聪明,又怎么可能光明正大的与薛文志交谈这其中之密?”

“至于这份遗书,别认真。”

“毕竟若是我想,这份认罪书,我都能悄无声息的放进胡惟庸的府上。”

朱棡的眼中泛起一抹深邃,便是扬起了手中的遗书。

“伱的意思,仿造?”

朱樉的眼中闪过一抹精芒道。

“又或许,这份遗书,本就是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遗书。”

朱棡将遗书递给朱樉,轻声道:“毕竟我接手提举司,并不是秘密,而且身为朝廷大臣的胡惟庸,应该也能提前接到消息。”

“还真是心思缜密。”

朱樉闻言,又是一咬牙道。

“毕竟能坐上那个相位,那个是简单的角色?”

朱棡仍是不以为意道。

“那现在该怎么查?”

对此,朱樉又是问道。

“就依了胡相国的意思吧。”

朱棡又是起身,将房间中的窗户打开后,方才笑道:“让锦衣卫,按照这份遗书去办吧。”

“咱们兄弟,你能不能别老是打哑谜?”

朱樉是真想上去给朱棡两巴掌,但碍于自家老三的武力,只能是没好气道。

“胡惟庸的罪证,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那别说是诛九族,就算是废除丞相制,也不为过。”

“而老三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白了,不过是个跳梁小丑,而为了稳定其心,就随了他的意,暂时平息了这件事吧。”

便是此时,太子朱标缓缓走进了卧房之中,方才看向朱樉道。

“胡惟庸已是必死之局,而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只要首党伏诛,任何真相,都瞒不过朝廷的耳目。”

“至于薛文志的死,也可以不用在意,毕竟他本身也该死,至于他的亲族,上天有好生之德,流放吧。”

朱棡也是笑着点了点头道。

“只是有点不甘心,他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有如此大动作,可我仍不知。”

虽然朱樉明白了朱棡与朱标的意思,但还是有些不爽道。

“何必与将死之人置气?”

“更何况,再有几日,毛骧就能返回京师,届时你也是如虎添翼,再查起来,谁还能瞒过你的耳目?”

朱棡又是拍了拍朱樉的肩膀,笑道。

“嗯,除了毛骧,我昨晚在锦衣卫之中,还找到个人才。”

“这个人叫蒋瓛,我觉得这人能耐不在毛骧之下。”

闻言,朱樉这才算是咽下了这口气道。

“蒋瓛?”

朱棡倒是挑了挑眉头。

别人不知道蒋瓛,朱棡岂能不知?

自锦衣卫毛骧之后,第二任接掌锦衣卫的指挥使,就是这个蒋瓛,而且其能力,绝不在毛骧之下。

史实为证,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状告蓝玉谋反,其中牵连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余人。

几乎将大明所有能打的,全部都一网打尽了,此时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

而这也为日后的奉天靖难,埋下了伏笔,毕竟朝廷无可用之将,要不然,朱棣岂能奉天靖难成功?

但这也不可否认,蒋瓛的确是一柄好刀。

“既然你觉得是个人才,那便好好用。”

朱标又是开口道。

“嗯。”朱樉点头道。

“对了,老大,你今日不用参加早朝?”

接着,朱棡便是有些好奇的转向朱标问道。

“早朝推迟。”

朱标摇了摇头,坐下道。

“为什么推迟?”

朱棡为朱标与朱樉添上一杯热茶后,方才问道。

“叔伯们都在御书房跪着呢。”

朱标抿了一口热茶后,这才笑着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