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九章 高谈阔论,满堂皆惊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九章 高谈阔论,满堂皆惊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13:40:25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张潮脑子里闪回了无数画面,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如同流水一般淌过大脑。

语文被人视为“玄学”,主要是因为缺乏清晰的答题标准,同时受到出题者、答题者和阅卷者三方的主观因素影响。

但是在从小语文成绩就好,又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张潮眼里看来,所谓的“玄学”,本质上是没有摸对语文考试的规律。

首先是语文知识框架不完整,并且缺乏版本升级的意识。例如小学、初中教学中会把文体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主要是以表达方式作为区分依据。

而高中语文则回归了文学,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解读方式。但很多高中生脑子里装的还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已经不能和高考的阅读要求相匹配了。

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能说“我”去咸亨酒店做小学徒是因,孔乙己死去是果吗?

带着旧版本的知识体系,能打赢新版本才怪!

其次是答题缺乏行文规范。不像数理化,天然存在步步推导的解题步骤,很多人在答语文主观题的时候,往往是想到什么就答什么。有时候把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放前面,得分的知识点放到了后面;有时候又把不同知识点混答到一个答题序号里;有时候一个点答得很长,另一个点只答寥寥数字……

造成这种问题的最大原因就是各种参考答案本身也没有一定之规,不同的出题老师给出的答案都带有自己的答题风格,有些简略,有些详细。学生盲目抄一遍答案收获十分有限。所以语文被认为是刷题费效比最低的学科。

第三个问题知识点深度挖掘不够。与数理化等知识点呈现线性递增的学科不同,语文往往是在同一个知识点下面不断深挖。例如比喻修辞,小学三年级就学了,可初中还在考,高中也在考。但每个阶段考比喻,都会往深了去拓一层。

从最简单的“……运用了比喻修辞,把……比作……,十分形象生动”,到“比喻的相似性”“造一个借喻句”“‘好像……似的’句式就是比喻句?”各种花样翻新。

更遑论其他更复杂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牵涉和交叉。

相比于2024年,2004年的高中语文还没有那么变态,各知识点的边界也更加清晰,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小说散文化”“延宕效果”等严重超纲的题目。

张潮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大家好,我想分享的,首先是心态。作为受阅卷者主观性影响最强的学科,语文考试,考的不仅仅是你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是一场你和阅卷者之间的心理博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你愿意在试卷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班上的讨论声顿时嗡嗡作响,不断有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

“读书读得多的。”

“字写得好看的。”

“有文采的。”

……

“长得帅的……”

全班同学都哄笑起来,最后搞怪的是陈欢,不过马上就被张潮一眼给瞪了回去。现在同学们都还带着玩笑的态度来看待张潮的分享,觉得他语文成绩虽然有点吓人,但还不至于能做大家的老师。

不过张潮没有理会这些,而是把大家的答案一一抄写在黑板上,然后转身道:“既然大家都知道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那么再想想自己试卷里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这样的学生吗?”

众人都沉默下来,开始思考自己的答卷是否太“原生态”了一些。

张潮接着道:“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学生,那么能不能‘伪装’成这样的学生?剩下半年时间,大家谁很难完成本质上的蜕变,但是至少得会‘装’,‘装’成一个有着端正的学习态度、丰富的阅读积累、规范的答题习惯的学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