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89章 马亲王的定位(求月票)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第289章马亲王的定位(求月票)(第1/2页)

很快办公室就剩下张潮和许蕊雅、马伯慵三人。

张潮开门见山地道:“差不多两个星期后我要去美国,参加《大医》第二部的宣传,你们两个也一起去。”

马伯慵疑道:“为什么是我们两个?”

张潮道:“带上Rheya,是因为这次我可能有比较重要的场合需要进行专业的文学阐述,英语上我日常聊天还行,专业性的词汇量远远不够,因此需要一个翻译。

带上你,是因为我想让你去好莱坞看看,另外和好莱坞的编剧们做一些交流。你是‘潮汐文化’中,作品风格最适合走系列剧集开发的。”

张潮一边说,一边脑子里回想起马亲王功力大成后,那爆款电视剧原著一部接一部出的盛况。他可以说是青年一代作家当中,最会“讲故事”的一个。

网文改编当中并不是没有出过爆款剧,但属于它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现在的导演、编剧们看着动辄百万字起步的篇幅,就像“耗子拉龟,无从下嘴”。

马伯慵就不一样了,从2005年开始,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故事型”作家了,有非常完整的写作逻辑和内核支撑,只要张潮再稍微启发,提前把《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等写出来不是问题。

带他去好莱坞,就是让他近距离接触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尤其是增长一点美剧制作方面的见识。

许蕊雅高兴极了,她还挺长时间没有回美国了,这次顺便可以回一趟家,所以同意了,并且问道:“专业性词汇我也要提前准备,你到时候要讲哪方面的内容?”

张潮想了想,道:“你先把去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继承失落之人》翻译几个章节给我看看,国内现在还没有中文版。挑些比较重要的吧,不用翻译得太精细,有个大概就行,翻一点就给我发一点。

专业词汇方面……多查一些关于这部作品的文学评论,还有民族文学的相关内容。”

马伯慵则有点犹豫,先看了看许蕊雅,又看看张潮,问道:“你是想让我转型当编剧吗?”

张潮笑道:“如果你愿意,当然很好。不过这次让你去好莱坞,主要还是因为我觉得你需要接触一下世界上最成熟地把‘故事’变成影视剧的体系,懂得人家是怎么运作的。”

马伯慵有些意外,没有想到张潮对他期望这么高,不过这总归是件好事,也就答应了,不过似乎仍有一些犹豫,只是当着许蕊雅的面,不好直接提出来。

张潮也看出来了,但既然马伯慵不愿意说,那自己也不便现在就点破,而是提醒道:“你的签证晚上就上网预约吧,别到时候赶不上了。”

许蕊雅现在还是美国身份,回去当然很方便;马伯慵之前就在新西兰留学,所以过签一般也不难。顺利的话,三人可以一架航班飞美国。

既然商议完,就该下楼去火锅店了。这是一家传统的铜锅涮肉,也是“潮汐文化”常来的聚餐地。

4月初的燕京,白天已经暖和了,但晚上的气温还只有个位数,春寒料峭中吃点羊肉也是极好的。

此时黄杰夫等人已经找了一张大桌,刨好的羊肉卷摆了一圈,每个人面前还放了一块芝麻烧饼,掰开来热腾腾地冒着白气,一看就是刚刚出炉的。

张潮、马伯慵和许蕊雅刚坐下,铜锅的汤底也沸腾起来了。

在升腾的水蒸气中,张潮看着眼前欢笑、聊天的诸人,内心感慨万千。3年前,“潮汐文化”刚刚成立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会走到今天的规模。

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要离开“潮汐文化”——当然,不是“创始人被逼离开”那种。

恍惚中,张潮似乎看到自己当年孑然一身,只带着100多万版税,千里迢迢来燕京求学的情形……

第二天,张潮刚刚起床,就看到了手机上马伯慵发来的短信,问他有没有空,想单独聊一次。

这倒在张潮的意料之内,他很快回了信息,让马伯慵到朝阳公园这边来,两个人刚好可以一边散步一边聊。

张潮简单给自己煮了把面条、煎了个鸡蛋,就算是早饭了,穿上一身休闲服,再蹬上一双运动鞋,就到隔壁的朝阳公园溜达去了。

现在是周六早上9点,公园里晨练的人不少,张潮也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不过跑了两三公里以后,就接到马伯慵的电话,说他到公园了。

两人约了在公园的“生态水溪”见面,这里是山丘之间自然形成的一处溪谷,种满了水杉、垂柳,水上还建有木栈桥和凉亭,环境十分不错。

张潮走到“生态水溪”的入口,就看到马伯慵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两人打过招呼,就沿着岸边,边走边聊。

马伯慵没有客气,开门见山地问道:“我的创作是不是出了问题?”

张潮笑着反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马伯慵道:“我觉得你让我去好莱坞,不是让我长长见识这么简单。即使让我学习做编剧,团队里不是有秦文和她的同学吗?我再怎么学,也不太可能比这些科班出身的强。

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李碧华写得那么好,《霸王别姬》的剧本最后还是得芦苇来定稿。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我的创作出问题了,你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点醒我。”

张潮想了想,并没有直接回答马伯慵的问题,而是道:“老马,你知道吗,你一度是我的‘偶像’。”

马伯慵略有点意外地看了张潮一眼,旋即道:“是文学论坛那会儿吧?黄金狮子旗,榕树下,天涯。”

张潮点点头,道:“《从「机器猫」看阶级斗争的残酷本质》《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我当年可是奉为神作的……现在这些论坛都没落了,我看你也很少上了。”

马伯慵比张潮年长5岁,他写这这些作品的时候20出头,张潮那时才15、16岁,还远不是今天名满天下的青年作家,所以那时候张潮崇拜马伯慵再正常不过了。

相比于同年龄段的韩涵、小四,马伯慵作品的文学素养还是要高上很多的。

马伯慵自嘲地笑笑道:“现在一天少的时候要看几十篇散文、,多的时候要看上百篇,加上还要自己写,确实没空泡论坛了。”

张潮道:“你的文学品味、鉴赏水平和创作能力,其实完全可以支撑你做一个纯文学作家,只是你自己内心抗拒那么去写,我说的对吗?”

马伯慵错愕地看着张潮,不知道为什么他能看出这点来。

从在论坛上闯荡出名声开始,直到近年来连续出版了两部颇为畅销的《风起陇西》《她死在QQ上》,几乎所有人都把他视为一个通俗家,而且具有成为畅销书量产机的潜力。

最近他又在写幻想《笔冢随录》,一部分章节张潮已经看过了,同样十分敬爱。

这无论如何,都与“纯文学”不相干。就连马伯慵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一点。

张潮却一下点中了要害,让马伯慵戏谑、幽默的表层下,那颗死寂了很久的“纯文学”作家的心,重新“怦怦”跳了两下。

原本的时空中,马伯慵曾经在2018年参加了一个名为「匿名作家计划」的写作比赛,以“匿名”方式将作品交给同样“匿名”的评委,然后最终决出奖项。

参加「匿名作家计划」既有在文坛崭露头角的实力新秀(如郑执),也有成名几十年的老作家(如阎连科)。

参赛的作家都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本事,“双匿名”犹如医药界的“双盲”测试,几乎去除了所有人情上的主观因素,也避免了“投其所好”的机巧。

结果颇为“残酷”,50后的陈雪、60后的骆以军、80后的七堇年,都止步首轮。路内、笛安这样的年轻实力派,也仅仅入围了长名单,没有进入最后决选的短名单。

而马伯慵则以一篇《卜马尾》,与阎连科等人一起“杀入”了最后的决选。虽然最后没有夺得大奖,但是也展示了他在纯文学创作方面扎实的功底。

《卜马尾》一反他以往偏于叙述干练、细节饱满的风格,呈现了出了一种近乎于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诗意与节奏感,让人完全想不到会是他的作品。

马伯慵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相比于展现文学的纯粹性,我更喜欢把故事讲得有趣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89章马亲王的定位(求月票)(第2/2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