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三十五章 你开了中国图书出版历史的先河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春风料峭的夜晚,长福三中的行政楼却灯火通明。三楼的小会议室里,更是人声鼎沸。

全国17家出版社、文化公司的代表早早就来了,齐聚一堂,只等着好戏开场。

是的,比之前王乔山、单英琪他们看到的还多了5家,都是这两天又打电话联系的。

其实打电话过来的不止这5家。但另外一些出版社,听说争夺这么激烈以后,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都选择了退出。

此外像人民文学社这样持身庄重、不苟言笑的出版社,也没有参与进来。

但也完全可以说现在会议室里的17家出版社,就是国内出版界文学类,尤其是青春文学类图书的精华所在了。

来的这些编辑互相之间认识的居多,因此聊天的气氛很热烈,但是又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把领导给自己的底牌给泄露出去了。

终于等到了七点钟,晚自习的铃声响过以后,张潮就跟在校长吴兴雨后面走进了会议室。众人都安静下来。

吴兴雨简单说了几句话,就坐到了一旁。他知道今天的主角不是自己,但是身为校长,他认为自己还是有必要在场给自己的学生撑撑腰的。

终于轮到张潮了,他还是习惯性地弹了弹话筒,才道:“首先感谢大家对《少年如你》这部小说的喜爱,我就不绕弯子了。先说说我的写作计划。根据我构思好的写作大纲,这部小说的篇幅应该在20万字左右,可能会达到22万、23万字。目前我已经完成了3分之1。因此它肯定可以独立成书,而且不会太薄。”

在场的编辑代表们闻言松了一口气。

一本正规出版的书,其成本和利润的构成还是比较透明的:

以一本零售价20元的图书为例,其中8%约1.6元,是给作者的版税(平均数,下同);25%约5元,是印刷费用以及纸张成本;30%约6元,是归属零售商的利润;12%约2.5元,是中间渠道商的利润。剩下的25%约5元,就是出版社的利润了。

书厚一点,理论上定价就可以高一点,这样出版社就能多赚一点,对渠道端的议价权也强一点。读者也更愿意为看起来更厚的书买单。

当然,定价也不是完全和书的厚薄挂钩的,因为印刷成本虽然很“硬”,但边际效应却很明显,页数越多、印数越高,单页成本就越低。

定价主要还是和这本书的销售预期挂钩紧密。因此作者是否知名,题材是否热门,内容是否够有话题度……才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像韩涵《三丛门》的初版,足足有22万字,但那时候是中国青春文学的混沌期,市场前景并不明朗。所以作家社毫无信心,定价仅为16元,甚至计划中的首印数仅为3000册,几乎就是压着盈亏线进行的策划。

直到后面市场端反馈实在是强烈,才加印到3万册。

而到了郭小四的《幻城》,篇幅仅为14万字左右,春风社的定价就高达28元,首印就是10万册。

短短4年时间,市场风云变幻,恐怖如斯。

《少年如你》如果真有20-22万字的篇幅,结合张潮的热度和小说目前的话题度,各家出版社在排版、印刷、定价上的压力就小了很多,操作性上算是非常友好的了。

张潮接着说道:“之前已经有不止一家出版社找我谈过了。有电话谈的,也有见面谈的。我可以开诚布公地和大家讲,有出版社给出了12%的版税、20万的首印,还有出版社给直接给出了100万的买断稿酬,但是我都没有答应。”

台下一片哗然,所有刚知道消息的出版社都惊掉了下巴。因为张潮所说的无论哪一种,在行业内都算是极高的标准了,通常只有最顶尖的作家才能拿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