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千古苒苒 > 卷六:战国 第二十三章 南华真人

千古苒苒 卷六:战国 第二十三章 南华真人

作者:远止浮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50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卷六:战国第二十三章南华真人(第1/2页)

道家的**oss不应该是老子吗?为什么我之前都没专门写过老子呢?不是因为《老子》(即《道德经》)这本书不重要,这本可是奇书,是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除了《圣经》,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就属《老子》了。但是关于《老子》的作者,《老子》的成书年代,谁都说不明白,《史记》里就有四个版本。太史公都分不清,我怎么说得清楚。

《老子》虽然描述了一个叫“道”的东西,但只是勾勒了形状,并没有丰富的血肉,《老子》中的“道”对于我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除了在《庄子》一书中多次提及老子,在春秋战国其他百家著述中基本见不到老子的名字,关于老子就不再单独介绍,因为我也不知道,只能聊聊我知道的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本名庄周,出生在宋国,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后世尊称其为南华真人。“道”究竟是什么呢,《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通俗点,“道”其实就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叫道法自然。

道家崇尚自由,主张无为而治。庄子虽然爱好黄老学说,但他一开始并不是如此超脱的人,也是想过从政的,只不过怀才不遇,也只是在宋国当当小官。看开之后,庄子主动辞职,专心于学术。虽然庄子没当过什么大官,但他有一堆的弟子,而且楚威王还曾想请庄子担任楚国令尹,说明庄子当时在国际上已经享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

如果说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那真正把道家发扬成一个学派则是庄子。庄子继承了黄老的思想,但对于道,庄子有自己的理解。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其实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政治手段,其哲学内涵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而庄子不同,庄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并不关心政治,他追求的是“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什么外界的纷争和功利都与我无关,我只想要自由的逍遥境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卷六:战国第二十三章南华真人(第2/2页)

道家还有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明哲保身。老子提倡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以此保全自己。道家的另一位大咖杨朱强调生命的重要性,提出了“为我”、“贵己”、“贵生”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利己主义,但杨朱只是利己,他不损人,不取不求,通过隐世保全自己。庄子不喜欢杨朱的论调,相比于“贵生”“为我”,庄子主张“达生”“忘我”,超脱于世,看淡生死,超越现实世界,追求精神自由。

庄子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好朋友惠子耍嘴皮子,有一次和惠子在濠水的桥梁上玩耍,庄子看着水里的鱼不禁说道:“鱼儿自由自在的真快乐呀。”惠子开始抬杠了:“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他们的快乐呢?”庄子回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反驳:“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知道鱼儿的快乐,由此可以推论,你不是鱼,你就不知道鱼快乐不快乐。”惠子搞起了类比推理法,就是这个话太绕了,庄子是没被绕晕,他说:“算了,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我就是在河边知道的。”这场著名的嘴炮battle就是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之间的辩论还很多,双方互视为知己。惠子病故后,庄子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过上了独自一人的隐居生活。公元前286年,庄子逝世,其思想精华收录于《庄子》(又名《南华经》)一书中。

接下来就说说庄子的这个好朋友,惠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