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五十一章 鲁三桓兴起

千古苒苒 卷五:春秋 第五十一章 鲁三桓兴起

作者:远止浮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50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卷五:春秋第五十一章鲁三桓兴起(第1/2页)

先说说鲁国吧,前面也介绍过,鲁国的首任君主是伯禽(开国功臣周公旦之子、周武王的侄子)。鲁国贵为姬姓“宗邦”,十分注重周礼文化,周王朝也非常厚待鲁国。

鲁国地处东方海滨,资源丰富,鲁国人又很擅长搞经济,因此在西周乃至东周初期,鲁国基于其在政治、地理、文化上的优势,国家实力一直较好,在诸侯国间的声望很高。后来齐、晋、楚等国家崛起争霸,诸侯国间征战不休,鲁国实力渐衰,沦为强国之间斗争的配角。不过推崇“仁”“礼”的儒家还是很看好鲁国的,至圣孔子编写的《春秋》是以鲁国为中心的。

鲁国和晋国差不多,内部也有很强势的家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他们分别是鲁桓公儿子季友、叔友、庆父的后代家族,因此被称为“三桓”。

三桓兴起是在鲁国的庆父事件之后。庆父事件中的功臣季友拥立了侄子上台,为鲁僖公。鲁僖公很感激叔叔季友,给他升职加薪。庆父事件中死掉的反派庆父、叔友是季友的兄弟,他们的儿子虽然幸免于难,但是由于这个事件后来混得很差。季友看他们毕竟是自己兄弟的后代,想拉一把,就向鲁僖公建议将庆父、叔友的儿子列为六卿之一,并重新赏赐封地,三桓的政治架构初步确立。

鲁国的三桓和晋国的三郤一样,彼此间联系紧密,相互帮扶,逐渐成长为鲁国数一数二的家族集团,到鲁文公(鲁僖公之子)上台后,三桓的实力甚至凌驾于王室之上。当时鲁国六卿还有一个强势家族,东门氏,是三桓的主要对手。东门氏的领头羊叫东门襄仲,他是鲁庄公的儿子,在鲁文公时期他担任二把手。

三桓的崛起,让东门襄仲感到不满,双方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这时候还正好发生了抢老婆事件,让双方关系更加紧张。

事件是这样的,三桓之一的孟孙氏leader公孙敖(庆父的儿子),继承了他爹好色的传统。公孙敖之前娶了莒国的一对姐妹花,后来姐姐死了,他又到莒国去求亲找美女。莒国人很奇怪:“妹妹不是还在嘛,你让她做大老婆不就好了。”公孙敖不好意思了,于是说:“你们误会了,我是来帮我的堂弟东门襄仲来找老婆。”

后来,鲁文公便让公孙敖到莒国给东门襄仲娶亲,公孙敖找了个莒国美女己氏。东门襄仲本来还很感动,堂哥给他找了个美女老婆,想着以后要和堂哥好好相处。没成想公孙敖看这个美女太美了,直接自己娶了。东门襄仲心心念念的老婆变成自己的堂嫂,脸都气绿了,和鲁文公商量要灭了公孙敖。公孙敖毕竟是理亏,他很害怕,便组织了三桓一起开会商量对策。本着守望互助的宗旨,另一个三桓叔孙氏的旁支叔仲惠伯(叔友的孙子)出面,向鲁文公求情调解,让公孙敖把己氏退回给莒国,东门襄仲这才作罢。

这次事件后,公孙敖没有反省,天天想着美丽的己氏。次年,周襄王死了,鲁文公让公孙敖去奔丧,没想到公孙敖半路上改道去了莒国找己氏去了,鲁文公只好让公孙敖的儿子孟孙谷继任孟孙氏的掌门人。公孙敖在莒国待了几年,又想回来了,让儿子帮忙沟通,东门襄仲给了三个条件:不入朝、不参政,不带己氏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