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83章 《最后一课》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83章 《最后一课》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13:40:25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第383章《最后一课》(第1/2页)

程永新脸色沉了下来,对刘鹏涛道:“没看到我这里还有客人吗?什么稿子,先让肖编他们先审一下吧。”

刘鹏涛这时候才看清坐在程永新对面的是著名作家毕飞宇,顿时汗都下来了,连忙道歉道:“毕老师,我不知道是您在这里……”

毕飞宇倒不介意,温和地道:“没关系,文学编辑嘛,看到好作品难免激动一点——你收到了谁的稿子?”

程永新也不是真的不高兴,见毕飞宇不介意,就顺势问道:“对啊,是谁的稿子,这么大惊小怪的?”

《收获》是国内纯文学的“四大花旦”之一,创刊几十年来走出了无数名家大师,按理说哪怕是刘鹏涛这样的新编辑,也不应该这么失态才对。

刘鹏涛这时候才定下心神,说道:“张……张潮的稿子,叫《最后一课》。”

程永新皱起了眉头,问道:“张超?没听说过啊,是哪个明星、主持人、艺术家什么的吗?”

这年头明星写书也是潮流,前几年倪萍就出了本《日子》,还被编排进了赵本山的春晚小品里。

如果是哪个大明星、大主持人之类突然心血来潮给《收获》投稿,刘鹏涛这样没经验的年轻人确实有可能激动。

但是这种人一般都直接对接主编或者出版社高层,不太可能通过公共邮箱投稿。所以程永新有些纳闷。

刘鹏涛连忙解释道:“不是张超,是张潮。弓长张,潮水的潮。”

程永新不由自主重复了一遍:“弓长张,潮水的潮——张潮?你是说哪个张潮?”

刘鹏涛无奈道:“现在还能有哪个张潮?就是那个张潮。写《原乡》的张潮,写《刑警荣耀》《逐星者》的张潮。”

程永新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但想来刘鹏涛也没有骗自己,禁不住自己就站了起来,有些震惊地道:“张潮?你说他给我们杂志投稿了?还是通过公共邮箱?”

毕飞宇听到以后也大感意外,侧过身子看着刘鹏涛,也想听得更清楚些。

刘鹏涛点点头道:“我也不敢相信。但是邮件的地址拼音是他,作品的落款也是他,作品的质量……也像是他的,所以我才赶来给您汇报。”

程永新听到前面两句,眼睛都开始放光了,满是期待的神色;但听到最后一句,又收敛了起来,质问道:“什么叫‘像是他的’?那到底是不是他的?”

刘鹏涛有些委屈,道:“邮箱是最普通的新浪邮箱,落款也只有一个名字,是写得……挺好的,所以才需要您来判断啊!”

一般杂志社收稿,都要求“真名”“笔名(如果用的话)”“电话”“通讯地址”缺一不可,只有一个名字是不规范的。

刘鹏涛本来都想直接点右上角的X号了,但这篇作品的开头确实吸引到他,一直看下去后,他越来越觉得就是张潮本人的手笔,所以才有那声惊呼。

程永新知道这件事很重要,无论是张潮本人投稿,还是一个巧合——有个作者名字也叫张潮,或者笔名叫张潮——作品质量既然能“迷惑”到刘鹏涛,那自己一定要亲自看一看,避免错过。

要知道刘鹏涛虽然在《收获》只是个年轻的新编辑,但却也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还在不少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无论理论水平还是写作实践都很扎实。

能让他“惊呼”的作品,恐怕不多。

程永新有些为难地看向毕飞宇,毕飞宇善解人意地道:“我也挺好奇地,介意我一起看看吗?”

程永新放下心来,哈哈笑了一声道:“正好让您把把关,看看这个‘张潮’到底是真的,还是西贝货。”

这时候主编室里的动静已经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不少编辑都在门口探头探脑,程永新沉吟了一下对刘鹏涛道:“小刘,稿子有多长?你打两份拿进来。”

刘鹏涛兴奋地应了声:“不长,一万多字的短篇,我马上去打!”

说罢就出门打稿子去了,就连身子都比平时直三分。

毕竟编辑的地位主要来自于他能约到什么样的稿子,要是从此能搭上张潮这条线,刘鹏涛在《收获》杂志里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刘鹏涛离开办公室以后,程永新和毕飞宇相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诧异的神色。

程永新犹疑地道:“如果真是张潮的作品,为什么是《收获》?他的稿子不是都该由《青春派》来发表吗?”

毕飞宇沉思了一会儿才道:“说不定他是想找点‘刺激’?反正他在赚钱这件事上应该已经不太执着了。”

程永新点点头,对毕飞宇的猜测表示认同。如今,绝大部分的成名作家,尤其是头部作家,基本都退出了单篇投稿市场。

对他们来说,把作品投给文学杂志是一件非常“亏本”的事。

即使是短篇、中篇,攒起来成为一个集子直接出版成书,收益远比杂志社那几千块稿费高。

毕竟《收获》这样的杂志,实行的也是90年代的稿酬标准,最高也不过千字500元。

现在文学杂志之所以还能收到大作家的稿子,无非是编辑和作家作家的关系密切,有长期的合作关系;第二是这些大作家有固定的读者群,作品哪怕发表在杂志上,也不太影响单行本的销量。

在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就是,新作发表在文学杂志上,尤其是像《收获》《当代》这样的国内“顶刊”上,更容易受到文学奖的青睐。

大家可以不在乎几千、万把块的稿费,但是对“名气”还是比较重视的。

正谈说间,刘鹏涛拿着两迭打印好的A4纸文档进来,分别递给了程永新和毕飞宇,但也不出去,直勾勾地盯着两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程永新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笑道:“你先忙去吧。放心,如果真登上了,责编还是你。”

刘鹏涛这才高兴地应了声“好”,出了主编办公室。

此刻编辑室里已经热闹起来了,刘鹏涛经过每一个座位都有同事问他:“真的是张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