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07章 文学之都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407章 文学之都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13:40:25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第407章文学之都(第1/2页)

早上10点钟,参加奠基仪式的人基本来齐了。

除了文化界人士外,就是香港文化署和规划署各有一个代表出席,张潮则是唯一的大陆人士。

他一出现在现场,书迷的热情就控制不住了,不仅口号喊声震天,甚至把安全围挡向前推了几尺,让张潮不得不拿着麦克风安抚了几句才平息下来。

这样如同明星的阵势让出席的作家、批评家,以及官员都颇为感慨。

香港已经多少年没有出过这么有影响力的作家了?

这里虽然有着非常鲜明的在地文化传统,但是市民大众似乎与文学向来不甚亲近,即使是最受欢迎的金庸,也比较依赖影视剧的影响力,更不要说纯文学了。

年轻人们更喜欢追捧日本、美国的作品,甚至是韩国一些流行作家,例如「可爱淘」也在香港畅销过一阵。

香港本土作家的作品似乎格外不受待见,哪怕通俗文学,一般卖到1万册就是一流畅销书了,更不要提大陆作家。

张潮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一个20多岁的大陆年轻人,可以在日本、美国都深受欢迎,把书卖到上百万册,赚的盆满钵满。

香港人对别的可能迟钝,对赚钱一事绝对敏感。张潮能赚这么多钱,那他的书一定有可观之处。

所以在这种奇怪心理的催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看张潮的作品。这一看不要紧,他们也从中发现了新天地:

这些当中,故事不再是刻板印象里铺满了淋漓的苦难,环境也不再是与他们距离遥远的盛满旧事物的乡村,人物不再面目灰暗、表情低沉、装满了心事……

张潮写的故事,要么他们能与之共情,要么他们可以沉浸到精彩的情节当中去,只有很少几部技巧太复杂的作品香港市场一时半会还无法接受,其余卖的都不错。

于是香港逐渐就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名为「张潮书友会」的松散组织,主要用「微博网」相互联系,人数大概有数千人左右,在这里算是规模很大的民间组织了。

这一次「香港文学公园」能通过规划署的调研、审批,也少不了「张潮书友会」的居中串联与联名签署请愿书。

早上10点钟,奠基典礼正式开始,张潮和其他出席的嘉宾一样,都领到了一把铁锹,在一个松软的小土堆前象征性地挖了一锹土。

接着就是嘉宾讲话的环节了,张潮被安排在了最后。

不过前面的嘉宾看着安全围挡外汹涌的人潮,很识趣地缩短了自己的讲话时长,尽快把舞台让给了张潮。

张潮也没有客气,在简单地和其他人致意以后,轻快地走到麦克风前,迎接他的是巨大的欢呼声。

此时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虽然是早上,但阳光依旧毒辣,幸亏主办方比较贴心,在毫无遮挡的舞台四周布置了几台冷风机,略略让人感到一丝凉爽。

张潮先看了眼台下的嘉宾,又抬眼看了看目光里都是期待的香港书迷,露出了微笑:“各位街坊、各位文坛前辈、各位拿着我却忘记带笔让我签名的年轻人——”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

“今天站在这里,我有点恍惚。两年前来香港时,我在记者面前吹牛说要建一个纪念鲁迅先生的地方,结果被一些报纸和媒体说我‘大陆仔画饼充饥’。

没想到两年后,这饼不仅画成了,还加了叉烧、烧鹅和菠萝油——变成了香港文学公园!”

张潮一边说着,一边略略回过身,抬手指向背后背景板上的设计规划效果图:“今天站在这里,看着这片即将破土动工的文学公园,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呢?

就像两年前我第一次喝到半岛酒店的英式下午茶——甜到齁嗓子的马卡龙配苦到发颤的司康饼,一口下去,甜苦交织,五味杂陈。

但后来我发现,这才是香港的味道——多元、碰撞、矛盾,却又充满生命力。”

张潮顿了一顿,站正了身子,语调又轻松起来,并且从怀里掏出了两年前他买的那块田黄石,小小一颗,晶莹剔透,如油脂般凝润。

张潮用手指捏着田黄石将之举高,让它在阳光下散发着莹润的光泽:“两年前我在油麻地一家石头店里,和钟伟明先生‘斗智斗勇’,终于买下了这块田黄石。

钟老板虽然与我意见不同,但他也告诉我,田黄之所以名贵,是因为它原本只是寿山石中的普通一员,但历经溪水冲刷、泥沙打磨、金属元素浸染,最终蜕变成了一块温润如玉的珍宝。

今天回顾他的这番话,我忽然就想到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学,不也像一块田黄石吗?

香港的文学史,就是一部‘碰撞史’。从清末南来的文人短暂停留,到抗战时期大批文化人避难于此;从金庸、张爱玲在报馆里奋笔疾书,到西西、也斯笔下本土意识的觉醒……

每一代人都在碰撞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有人写沪上的咖啡馆,有人写江南的烟雨,有人写香港的街市,但无论笔下是哪里,最终都成了这座城市的养分。

今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是老厂房、旧楼宇,但很快,它会变成一座文学公园。这让我想起钟老板的那句话:‘石头离开母矿,反而成了珍宝。’

香港文学,不正是因为接纳了五湖四海的‘碰撞’,才沉淀出自己的独特质地吗?”

张潮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沉思,就连最聒噪的拥趸,也不再叫嚷着口号,仿佛被张潮带回了那个文学鼎盛的时代。

张潮说的虽然是普通话,每一句都撞进了他的心坎里。

钟伟明也混在人群当中。他虽然不屑于与嘉宾席里那些“文坛正统”比肩而坐,但是对张潮还是颇感兴趣的。

看到张潮手里那颗田黄,他内心也有些五味杂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